
文|编辑:姐姐68配资
前言:中国核磁价格大跳水,欧美巨头慌了吗?
以前动辄卖三千万的“医疗吞金兽”,现在被中国做成了“白菜价”。这场高端医疗设备的逆袭,正悄悄改写全球医疗的格局。

十年前,做一次核磁共振检查要花上千元,老百姓都感叹“查不起”;进口设备一台卖三千万,医院也抱怨“买不起”。如今,国产核磁设备价格骤降,检查费也跟着大减,曾经的“高端奢侈品”,正慢慢走进寻常百姓家。
这背后,是中国高端医疗装备制造业的崛起,一场围绕核磁共振的国际市场争夺战,已经悄悄打响。
01 天价设备,压得普通患者喘不过气
以前啊,核磁共振检查在患者眼里就是“吞金兽”。每次检查要花上千元,好多普通家庭根本不敢做。
这设备特别“娇贵”,只要关机一次,里面的液氮就会一下子蒸发掉,光这损失就快60万。咱们国家每年在核磁共振仪相关领域的投入,只比半导体和石油行业少。
过去四十年,核磁共振技术一直被美国、德国企业垄断,卖给中国的设备一台就卖到3210万。更要命的是,设备的核心部件超导磁体,被西方国家明确禁止卖给中国。

北京核磁共振中心以前遇到过设备故障68配资,德国厂商报的维修费就高达23万,可对故障原因始终不肯说。这种“卡脖子”的痛,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懂。
02 技术突围,中国制造的难路与坚持
在高端医疗设备这行,国产替代从来就没顺顺利利过。
东软医疗的磁共振研发负责人徐勤说得实在:“没有全产业链自主,就没有产业安全。只有把关键部件牢牢攥在自己手里,才能真正有底气应对国际竞争和市场变化。”
“十四五”开始后,东软医疗在磁共振领域闯过了不少关:从1.5T设备不断升级,到3.0T高端磁共振成功量产、大规模装机,再到现在发布Wasa全域分子影像磁共振。
联影医疗也没闲着,把MR核心部件做到了100%自主研发,还推出5.0T超高端设备,直接和国际巨头抢市场。

国内一家顶级医院的设备科主任感慨道:“以前我们总被‘卡脖子’的风险牵着走,现在有了东软的产品,采购和使用时都踏实多了。”
03 价格革命,从三千万跌到三百万
国产技术一突破,核磁共振设备的价格就开始大跳水。
进口3.0T设备以前稳稳卖3200万68配资,可到2022年,国产1.5T设备的中标价就降到了293万,2023年更跌到260万,降幅超过90%。
这价格啥概念?以前买一台进口设备的钱,现在能买10台国产的。
价格战打得越来越凶。2025年,万东医疗1.5T MR的中标价降到200万,比2024年降了50%,这让行业开始担心“价格战”太狠。
04 市场洗牌,国际巨头的垄断撑不住了
国产核磁共振一崛起,市场格局彻底变了。
2025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,联影医疗的MR市场占有率达到24.31%,排在国内第二,和西门子(13.99%)、GE(24.80%)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GPS(GE、飞利浦、西门子)这三家加起来的市场占有率降到了63.1%,原来的垄断格局慢慢被打破了。

国产设备不光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,还在国际市场上撕开了口子。2025年,中国的核磁设备已经卖到了东南亚、非洲,连欧洲的一些国家都买了。
看着中国企业这么强势地崛起,西门子发现市场被抢了,赶紧追加10亿投资,就想在中国稳住阵脚;飞利浦更实在,直接把价格降到和国产设备一样低,就求别被挤出局。
05 实惠到账,这才是真正的医疗公平
这场技术革命,最大的受益者是咱们普通老百姓。
陕西省从2025年8月31日开始,正式下调了全省放射检查类的医疗服务价格。比如核磁共振平扫按部位查,三级、二级、一级医院分别调到了488元、390元、312元。
PET/CT降得更狠,三级医院按部位查,从原来的4200元降到了2450元。

以前看个核磁得去省城排队抢号,现在县里的医院就能安排上;以前等检查结果要好几天,现在有AI算法帮忙,医生几分钟就能判断出病灶在哪儿。
西部不少县级医院,以前连CT都不够用,更别提核磁了。现在核磁设备能进县医院了,早诊率提高了20%,这就意味着好多家庭能提前发现病,不至于酿成悲剧。
现在,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不光在国内市场横扫千军,还开始往东南亚、欧洲甚至美国出口。西门子、通用电气(GE)这些老牌巨头没办法,只能大幅降价,跟着中国的节奏走。
可看着以前高攀不起的尖端医疗设备,现在咱们县医院都买得起,成了“家常便饭”,你有没有想过,这场技术平权的革命,下一步会对准哪个被垄断的高端领域?
新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